Skip to content

这本书一直放在书架里,我记得是和《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在14年8月份一起买的,但是《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买了之后早早就读完了,但是周鸿祎的这本书却一直放着,断断续续翻翻,时间过去两年了,直到这两天才终于看完。虽说这种商业数据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但是我想时至今日在看看里面的一些论说也应该是有价值的。

其实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个人对于周鸿祎这人是比较反感的,觉得他怎么老是挑战这个挑战那个,好好活着不好吗?干嘛老是那么挑事,本来安安静静的中国互联网就因为他的频繁挑事,更重要的是他的挑战、颠覆,全部都是去断人财路的。比如在所有杀毒软件都是收费的时候,他推出免费杀毒软件,在QQ聊天界面的广告做的好好的情况下,他推出了扣扣保镖屏蔽QQ里面的广告和弹出框,然后传统的杀毒厂商全部阵亡,QQ聊天界面的广告基本全部消亡。但随着时间往后推移,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随着自己对互联网商业的逐渐了解,才认知到之前的这些认识是多么无知可笑。没有周鸿祎的这些挑事行为,也许我们现在还在付费用着杀毒软件(或者需要苦苦的寻找破解版),也许互联网浏览器恶意插件在肆意地祸害着我们,也许QQ聊天的广告和弹出框还在频繁无忧止地播放着……可能是自己本来的性格喜欢遵规蹈矩,喜欢安稳,所以对于任何会打破已被认可的原有局面的行为,内心都禁不住会有反感。所以在十几亿中国人中,我才显得那么平凡吧!
自从认识到周鸿伟的好处之后,就不再抗拒他的言论,就想一探究竟他为何那么厉害:能够在巨头把控的互联网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能够在一片谩骂中坚持自己,简直就是打不死的小强,简直就是中国互联网圣斗士。

下面对书的内容做一些笔记和摘录——

周鸿祎的价值观(应该说是他关于创新的价值观):

无论是做互联网产品,还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能不能做得成,是看你能不能创新。而能不能创新,除了靠你的技能、阅历、领导力,当然还有运气,一个重要的元素,是什么价值观在影响你的大脑。面对强大的劲敌,你不敢狭路相逢勇者胜;或者,你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梦想着整合资源;再或者,什么热你干什么,什么时髦你追什么。如果你是这样的价值观,再有钱也做不成。

1、看一个人是不是具备创新力,先看一点,是不是敢想敢干。
2、在互联网里干,做什么都不如做意见产品改变世界来得彻底。
3、要与众不同。按照苹果的说法就是"think different"

基于他这样的价值观,知行合一体,难怪这红衣教主可以干出一件件挑战互联网巨头的事情。

第一章 (介绍、引出互联网时代)

任何人都无法打败趋势

如果说互联网在革命,那革命的发起者就是掌握了互联网工具的年轻人。那么,互联网革命是什么?那就是,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在互联网时代,卖点这个观念已经过时了,因为消费者学精了,辨别能力强了,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朋友,而不是相信商家的吹嘘。而且,用户不是买完东西就跟你结束了关系,相反,用户买了你的产品,用你的产品,这时候,用户体验之旅才真正开始。

所以现在的互联网思维非常强调用户口碑的作用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

当一个企业面临转型的时候,他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我要做的东西或者我已经做的东西,用户是什么人?用户在用我的产品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是竞争对手没有解决好的?那可能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机会。有些什么问题我做的不好,但我还可以做得更好?这代表着其中有创新的机会。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能方便、快速地解决问题的产品,那就是一流的产品了。

把产品做得简单易用,用户就喜欢。

这里所阐述的,都是用户体验的观点,都是告诉你怎样服务好用户,其实全书主要也都是围绕着用户体验来论说。

互联网模式怎么赚钱?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免费,是因为一款产品用户免费获取海量用户之后,他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然後再通過廣告或者增值服務的方式賺錢,实际上就是创造了新的价值链。

所以说,互联网模式,产品很重要,即使是免费,也要做极致、用户认可的产品来,否则用户不买账,没有用户积累,那么编辑成本是很高的,更无法通过广告或增值服务去赚钱。

如果要把一件事做成功,你一定要重视用户价值,一定要把用户价值放在公司的收入之上。这在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规律——得民心者的天下。

这里再次强调了用户价值的重要性。

######第二章 (介绍用户至上的重要性)

什么是你的用户?

用户的定义在我看来就是那些你能长期提供一种服务,能长期让他感知你的存在,能长期跟你保持一种联系的人。你只有在互联网上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才有能力把其中一些用户转成你的客户。

三种互联网盈利模式:
1、利用互联网卖东西。(很传统)
2、依靠广告收入
3、以网游为代表的增值服务

在360公司,我们判断一款产品好不好,不是看他能帮公司赚多少钱,而是看能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更进一步,在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户是不是感到简单、方便,甚至能获得一种愉悦感。

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用户服务

我认为推广互联网的服务,就跟卖洗发水等大众消费品一样。按照定位理论,这时候用户是记不住那么多的,他们不关心你的产业规则,不关心理论,也不关心你用什么技术。用户关心你是什么,所以你要有鲜明的定位,要告诉用户为什么用你的产品,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在这样的时代,做产品一定要做减法,一定要找对一个点,在这一个点上做到极致、否则你什么功能都做,最后你什么功能都不突出。

第三章 (介绍颠覆式创新)

创新的三种形式:
1、发明;
2、从商业模式上创新:把贵的东西做成便宜的,收费的东西做成免费的;
3、从体验上创新,把复杂难用的东西变简单,把笨重的东西变便携。

第一种创新形式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比较难做到,而后两种形式其实在商业社会上一直在发生着,而别是如果是把这两种创新执行成功了的人,几乎都赚到了他想要的。

颠覆式创新在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不被主流市场的领先者所看好,我管这个叫"屌丝的逆袭"。

破坏和颠覆,都是强调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秩序。但这两个词在中文里都是贬义词,因为中国文化崇尚平衡、稳定、和谐。一说颠覆式创新,我们的潜意识就会觉得是反动的东西,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阶级敌人搞破坏。

可能这就是我一开始比较反感周鸿祎的原因吧,其实我觉得这都还是达尔文的优胜劣汰法则在作用,社会需要竞争,我认为通过颠覆性创新获得更好更强的竞争力,比那些通过走关系走后门去获取竞争优势强太多、正面太多了,颠覆性创新使社会进步,走关系走后门使人恶心失望气馁!

颠覆性创新,需要逆向思维
不要随波逐流!
怎样挑战强者?——

当你面对强手的时候,一定不要按照它的节拍跳舞,按照它的节拍跳舞你就死定了。你要想办法通过反向思维,通过逆向操作,在童虎体验和商业模式上创造一种新的游戏规则。

颠覆的力量来自于侧翼和聚焦:

遇到创业者,我都强调一点,不要满脑子想着做平台,而是要找一个大公司看不到的角落,给用户解决问题。

怎样找到敌人的反关节点?(敌人的痛点、弱点)

就是进攻敌人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敌人最珍贵的资产,想办法去攻击他的核心价值点,一定要让战火在别人的家园里燃烧,打败了也无所谓,因为打败了我大不了就撤出来。

这个挺狠啊!我想到了黑帮、仇杀电影里的情节,黑社会要要挟你去做一件事,往往会找到你最在乎的(比如你的爱人、家人、名誉)去卡住你,让你不得不接受他的条件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特别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讲,资源有限,这时候你一定要专注、要聚焦,专注于你的品牌定位,专注于你切入市场的点。

第四章 (介绍免费策略)

**免费是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一个公司能把免费服务做得很好,那么在以这种免费服务汇聚了巨大的用户量之后,总有办法在海量用户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对于互联网,所谓的海量,至少要达到上亿的用户。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
1、广告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模式,换成学术说法就是第三方补贴。
2、增值服务:只要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需要的服务,我们就认为它是基础服务,基础服务一定是免费的,只要这种服务是每个人都一定要用的,我一定免费提供,而且是无条件免费。增值服务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所以这种服务一定要收费

免费模式的考虑过程——

你究竟拿什么免费?这个东西会不会成为一项基础服务?通过免费能不能得到用户?在得到用户和免费的基础上,有没有机会做出新的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的用户愿意付费吗?

第五章 (介绍用户体验)

什么是用户体验?

如果用户用完了,感觉及格、良好,也不会形成真正的体验。体验要像拿针刺一下,或者踢一脚,让你印象深刻,才会形成一种口碑。

如果你做的体验能够超出用户预期,就能形成口碑。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亚马逊"飞轮"论):

当客户体验更好的时候,流量自然会增加,更多的流量会吸引卖家来网上卖东西,这样顾客就有了更多更丰富的选品,获得更方便的服务,这也将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

怎样追求用户体验?

用户永远是对的,我们不能对用户发脾气,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放下自尊,因为在用户面前,自尊没用。

用户体验最基础的是用户需求,如果脱离了用户需求,产品设计再漂亮,想法再精妙,都无法和用户产生共鸣。

很多用户体验往往"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当你跟同行竞争的时候,在大的功能上不会有很大的差别,用户感知的东西,往往是细节。

好的用户体验,要像针扎一样,给用户一个刺激。那么这个体验就不能高大全,而是一定要把压强集中在一点,形成聚焦的合力。

怎样找到聚焦点?

看用户发帖,看用户骂你,或者倾听用户的声音,用户会用一种最朴素的语言,总结你的产品能够打动他们的一个点。

第六章 (总结、补充)

什么是微创新?

从用户角度来看问题,从行业巨头看不到、看不懂、看不起的小处着眼切入市场,通过快速地、持续地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从而达到颠覆市场格局的目标,这种持续不断的创新就叫微创新。

"微创新"两点关键规律:
1、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 2、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

在进行微创新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老想着做平台。

口碑是衡量创新的标准。

如果想要创新,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不嘲笑别人,用于面对自己的失败。

如果建立一支优秀团队?
1、不能以发财为目标,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理想主义情怀。
2、财散人聚,要有激励机制,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3、解决新老交替的问题,留一部分利益给未来。

团队的"扁平化"与"小而美":
扁平化就是减少行政层级,把传统层层汇报的金字塔组织结构改为两层,最多三层。
小而美就是把团队分解成无数小团队,按项目或业务分类等进行划分,人员灵活组合,项目启动快,能对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至此全书章节读完,对互联网商业行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之前读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所介绍的方法论有似乎有点异曲同工,不过周鸿祎这本书更注重的是对用户服务、用户体验的解决方案论证,其多年的实战经验,对其可谓刻骨铭心,真是感谢他这样的分享了!

520608.com 备案号:粤ICP备13053123号